7月17日,世界第四个、亚洲第一、中国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机场正式投运。
鄂州花湖机场是民航局首批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示范项目。也是全国首个采用BIM模型搭建、深度应用数字化建设的机场。
全国首个全BIM项目
鄂州花湖机场转运中心主楼工程总建筑面积为75万平方米,机场转运中心主楼在全国首次采用全按模施工的建造方式,BIM模型总构件数超3100万个,切图10万余张。
据了解,全按模施工是将传统的二维施工“蓝图”,通过BIM进行深化设计、建模等转化“升维”成三维视化形式,也就是在电脑上首先“建起”一个虚拟的转运中心,再将其实体化。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大到数十吨重的项目主体钢结构,小到一颗颗螺丝钉位置和数量,全部按照BIM深化建模后的三维图纸进行精确还原。
鄂州花湖机场是全国首个采用BIM模型搭建、深度应用数字化建设的机场,将工程中的设计图纸、标准图集、验收规范、施工方案等信息整合到一个BIM数字模型中,形成了4000多个模型。作为国家住建部BIM清单计价算量的首个试点项目,项目首创BIM构件信息总表,完成覆盖民航、建筑、市政三大行业共29个专业30037种构件信息数据库,构建“所见即所得”的三维数字孪生机场,形成国内基于BIM数字建造技术最全的数据字典。这也是国内首个一次性交付实体工程与数字模型的机场项目。
BIM技术降本增效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BIM信息技术让施工模型里每一根钢筋的绑扎、每一道工序都一目了然。
在机场东跑道工程建设过程中,BIM专业团队结合图纸与设计模型,对地基处理工程、土石方工程、排水工程、消防管网工程、道面工程及围界工程进行模型深化设计。从建模到施工、验评、自动化采集数据、全过程监控,采用先模型后施工的模式,在竣工时完成工程实体与数字模型的同步交付,打造“数字孪生机场”。
另一方面,鄂州花湖机场采用“三维数字化建造”模式,实现全过程精准管控,节约成本400余万元,在土石方回填过程中,优化采用36吨超重压路机将土石方虚铺回填厚度增加到80厘米,工效提升2.67倍、缩短工期2个月。
智慧民航建设新思路
在智慧建造领域,BIM(建筑信息模型)是重点推广的技术,也是建筑数字化的基础。
对此,《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对机场智慧建造提出了明确目标:到2025年,推广BIM等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技术在机场建设工程中的应用,相关投资占比达到50%。
BIM技术给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以三维模型指导全程施工,无人机“巡航” ,航测现场俯瞰图呈现总体进度。
在以前的施工过程中,建设者们只能依赖平面的施工图纸对各个构件的信息进行想象。现如今,建筑施工行业也面临数字化转型。在建筑数字化的过程中,BIM技术作为建筑行业数字信息中表达能力最好的符号体系来作为底部数据支撑。通过三维重建的模型,就能对整个项目进行精细化的管理。
鄂州花湖机场创新应用BIM、5G、无人驾驶等多项新技术,将质量验评、计量支付、进度管理等工作全部纳入BIM建模体系中,覆盖地质、岩土、场道、建筑、结构、助航灯光、航管、市政、水暖电等29个专业,BIM模型构件数量超400多万个。通过提高机场施工模型精度、复杂节点和纵横交错的管线,从空间位置到细部数据全部一目了然。项目以科技赋能“智慧机场”建设,全面提升精细化施工水平,确保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
智慧机场三维可视化
通过鄂州花湖机场的建成投运,我们不难发现实景三维技术已经应用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数维图Sovit3D通过三维数字孪生技术,快速构建项目数字孪生体,实现透明化与可视化的管理。基于建设背景下的实际需求,结合前沿的技术力量,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先进的通信、计算机、可视化等现代管理技术结合,实现机场的优化运行、控制和管理。同时利用物联网对物体全面感知的能力,对机场内的人、设备、环境进行全面感知,运用云计算技术将自主感知和人工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以数据为核心、业务为纽带,建设集运营管控、协同调控、资源协调、可视化决策分析、协同供应于一体的可视化平台。
智慧机场能够实现以地图层级展示多个机场分布及航班航线可视化管理,到整个机场园区场景,飞行区分布,航站楼建筑及室内及相关设备的逐级可视;集成机场综合管理系统,以航空航线管理,机场区域及安防管理为重点,构建机场综合管理运营的监控、预警、诊断、分析一体化的3D可视化平台。
Web组态示例 查看更多的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