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3日,武汉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出台了《武汉市新型智慧城市“十四五”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通过数字化改革赋能,打造泛在协同的物联感知、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集约共享的数据底座、智能敏捷的处理响应和惠民优政的应用场景,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精准服务一个人,全面智理一座城”,城市数字化转型和全场景智慧应用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支撑超大规模城市治理。”的总体目标。
■ 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定位
从6个领域提出32个主要建设指标
《规划》围绕武汉锚定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总体定位,从六个领域提出了32项主要指标建设。
基础设施:5G基站数量、数据中心算力、500Mbps及以上用户占比、市/区政府网站IPV6支持率、物联网感知场景需求满足率、政务业务系统(非涉密)上云率、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交通测试道路
数据资源:重点领域城市大脑连通率、信息资源部门间共享率、公共信息资源社会开放率、新增智慧城市典型应用场景
数据政府:“一事联办”可网办主题事项、政务服务掌上办、自助办事项数、政务办公移动端覆盖率、电子证照共享应应用率
公共服务:“i武汉”汇聚事项数、智慧校园、医保电子凭证激活率、远程医疗服务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比例、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人工智能养老实验社区、向持牌金融机构提供数字金融服务覆盖面
城市治理:城市事件联动指挥及处置覆盖率、城市管理事项及指标数据汇聚率、指挥城管市区覆盖率、城市桥梁健康监测覆盖率、社会信用信息部门共享率、环境质量信息化监测覆盖率、指挥泊车公共泊位覆盖率
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接入工业互联昂顶级节点的二级节点数、线上经济交易额
■ 构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
建成20个以上“人工智能养老示范社区”
《规划》提出,完善全市养老服务综合平台,推广智慧养老应用,推进“人工智能养老实验社区”建设,实现“养老全方位、服务零距离”,每年培育1个相关产值过亿元的人工智能养老科技企业。
到2025年,在中心城区(含开发区)建成20个以上“人工智能养老示范社区”,打造人工智能条件下养老社会实验城市标杆。
■ 增强文化数字化建设和智慧体育服务效能
推动“一码游全城”建成“12分钟智慧健身休闲服务圈”
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方面,《规划》提出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开展武汉地方文化、古籍善本、城市记忆载体等数字化工作,构建武汉特色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库,推进“信用+阅读”的智慧图书馆及配套数字资源建设。在智慧旅游建设方面,将提升全市景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通过市民码连接各类文旅服务系统,推动“一码游全城”,为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智慧旅游服务。推动AR、VR等信息技术与博物馆发展深度融合,打造“不关门的数字博物馆”。
《规划》提出,将推进体育场馆设施智慧化改造,完善全市智慧体育公园、智慧足球公园、智慧健身绿道、体育智能综合体、社区智慧健身房等布局,建成“12分钟智慧健身休闲服务圈”。加强公共体育服务信息化建设,连接全市场馆和赛事,加快打造市民健身“一张图”,提升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以及“一城五马”、武汉网球公开赛等专项赛事综合服务能力。
■ 探索大城“智治”新路
推动智慧城管、公安、交通智能化改造提升
《规划》指出,要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开展路政管理、执法监督、查违控违、指挥调度、智能监管等业务应用建设,推进桥梁、燃气、环卫、户外广告、景观照明等城市管理基础设施物联成网,提升重要市政设施安全运行监管水平,整合城市运行管理力量,实现从单一事项处置小闭环到行业联动监管大闭环,织密城市精细管理网。
要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整合汇聚及联网应用,逐步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和全程可控,进一步发挥其在治安防控、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等领域的作用。
在推动交通运行协同化方面,要整合车流、人流、物流及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等数据,提升交通指挥和管理智能化水平,提高通行效率、运力衔接和应急处理水平,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参考:
长江日报:《武汉市新型智慧城市“十四五”规划出台 到2025年实现全面“智理”一座城》- 记者钟磬如 通讯员孙晓
武汉人民政府:【图解】《武汉市新型智慧城市“十四五”规划》解读
武汉人民政府:《武汉市新型智慧城市“十四五”规划》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Web组态示例 查看更多的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