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作为政府大力扶持的“民生工程”,是社区零售的主流业态之一。“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多次提到“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建设智慧城市”等内容。目前,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加速推进,智慧菜场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也是衡量民生改善的标尺。
近年来,4G、5G网络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全民普及,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技术快速演进。今年两会期间,数字经济、智慧城市建设也成为各界讨论的焦点,《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并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因此,运用新技术手段,构建“城市大脑”,打通数据壁垒,面向交通、教育、卫生、公共基础设施等领域,不断提升城市服务管理水平势在必行。
数字化改造菜场,有利于提升菜场的管理效率、监管效率,为政府提供长效管理的有效手段,从而实现菜场管理、服务和监管的信息网络化、工作规范化、管理现代化。智慧菜场改造升级之后,菜市场也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通过食品安全溯源系统,消费者可以通过溯源小票二维码追寻菜品的各级流通安全。商户通过智能收银系统实时采集的交易数据,可以精确的掌握经营数据。
针对民生痛点、堵点,聚焦“小切口”,打造智慧城市标杆,正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有力抓手。小小菜市场,连着大民生。近年来,多地不断推动城市菜市场的改造升级,以智慧化建设标准,完成传统菜市场的改造,让群众的“菜篮子”拎得更舒服,用得更实惠,吃得更安全,让民生实事真正办到心坎上。
近年来,传统农贸市场相对于日益发展的需求没有很大的提升,矛盾、弊端日益凸显,消费者对菜市场的要求逐步提高。从消费者对菜市场未来发展的期待调研结果来看,消费者对菜市场整洁、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服务的便利性、食品安全保障以及提供送货上门的O2O服务等需求较为强烈。
用“数智化”夯实智慧城市建设底座,为百姓民生做出更大贡献,成为了多个城市“十四五”发展的重要规划,不少科技型企业也积极入局城市智慧菜市场的打造,为智慧城市建设添砖加瓦。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39397个菜市场,其市场总规模近5万亿。而不少来自第三方报告的数据显示,菜市场大约占据了中国生鲜销售50%以上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在很多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逛菜场仍然是主要生鲜消费渠道,由此可见,聚焦这一民生实际,用科技赋能,为民生改善注入活力已是大势所趋。
Web组态示例
查看更多的示例